禁止老龄船靠泊中国港口 将加快此类船舶淘汰速度
目前,中国在国际航线上的老龄船已经很少了。比如中远、中海、中外运长航、招商局轮船、河北远洋、浙江远洋、浙江海运、福建轮船、大新华、神华集团、华能、国投海运、蓝粤海运、汇富粮油、鸿祥海运、中通国际等等众多航运企业几乎没有老龄船了。
“我们自己都没有这样的老龄船了,为什么还要允许国际上的老龄船冲击我们,危害我们呢?”高彦明说。
那么,为什么中国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淘汰掉老龄船?
高彦明指出,一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运国家,举足轻重。二是因为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国严格的环保条件限制,以及这些国家货主的安全意识特别强,都不使用老龄船,所以这些老龄船大量航行在中南美洲到中国和远东到中国的航线上。只要坚决禁止老龄船进入中国港口,就可以加快老龄船的淘汰,并保证港口安全,促进节能减排。
将老龄船拒之“港外” 不违反国际公约和入世承诺
在国际航线上禁止老龄船靠港,与国际公约和入世承诺有冲突吗?国际上有先例吗?
对于记者的疑问,高彦明解释道,禁止老龄船进入我国港口是扭转市场最有效的措施。经过与有关部门和机构认真探讨,这种做法不违反、不抵触任何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也不违反入世承诺。事实上,在具体做法上国外已有先例,如南非的SALDAHA BAY港规定20年以上的老龄船禁止入港,法国人控制的西非努瓦迪布港禁止超过14万吨18年以上的散货船进港,印度两年前就规定超过25岁以上的船舶禁止入港。我们肯定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
如果采取这种措施,西方发达航运国家会有什么反应?高彦明指出,如果我们这样做,西方国家肯定是欢迎的。因为恶劣的航运市场也使他们深受其害,不仅他们的航运业惨遭重创,还使他们的金融系统遭受严重打击。比如德国有将近300家船舶融资机构破产了,很多欧洲银行因船舶融资损失惨重,所以他们同样期盼市场能够尽快好转。如果我国采取“限龄”措施,相信会得到这些国家的大力支持。实际上,欧洲国家和国际海事组织也曾多次表态希望中国能够采取措施应对老龄船。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看西方人的脸色行事。现在欧盟要收碳税,中国的航空公司抵制拒交,欧盟就对中国罚款240万欧元,如果再不交,就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去欧洲。看看这些,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了!
高彦明:将老龄船拒之“港外”(2)
2013-05-30
1038人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