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武汉航交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8月,交易所累计交易额4.34亿元,已完成年度目标的86.88%,预计全年可完成6亿元,有望超过重组前3年交易总额5.9亿元。当日,武汉航交所货运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可实现航线发布、订舱、查箱及船动态、散杂货订船、物流服务、个性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借此,武汉航交所形成“互联网+航运”、“货运版滴滴”模式。
此举背后是武汉市通过政策引导航运业整合的缩影。武汉航交所所长李必武表示,以往航运企业相对小、散,航交所第三方平台在行业间形成沟通、交流、汇总等功能,航运业借此交流和交易,可刺激武汉航运业重整。
武汉在长江中游的航运地位举足轻重,以该市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辐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达到287万平方米。
历史上曾有“货到汉口活”的谚语,然而,随着水运衰落,谚语一度成为历史。
不过,长江经济带等规划的陆续出台,正在重塑武汉航运地位。
早在2011年,武汉航交所就挂牌成立,但此前的交易量一直没有起色。2015年,武汉市政府出面重组航交所,将其划归到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分管,此番重组后,新的武汉航交所在今年1月正式运营。
新航交所的功能定位是:开展航运交易、船舶交易及相关业务;负责港航运输交易等信息的收集、更新和发布,提供政务咨询、金融、保险、评估、结算、电子商务、法律援助以及人才交流等服务;按照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的要求,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研究和发布区域港航运输价格指数;研究行业发展动态,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这改变了以往的航交所只是做船舶交易的情况。”李必武说,武汉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港口城市,航交所重组后,可把这些要素积聚起来,让行业有一个互动的平台进行交易或交流,发挥“互联网+”作用。同时各行业有困难、有诉求的时候,航交所还可作为政府的代表,给予企业行业补贴或政策支持。“如此一来,我们有提供聚集和提供全方位要素的两个平台。”
武汉航交所形成“货运版滴滴”模式
2016-09-29
1258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