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资讯

李振福:“一带一路”成果清单中的航运业看点

2017-06-29
2415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从成果清单来看,航运业有较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和相互促进,以及陆上“一带”与海上“一路”的互联互通,为全球航运业发展带来巨大需求。同时,“一带一路”成果致力于基础设施、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为航运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也就是说,“一带一路”战略与航运业及交通运输行业紧密相连,“一带一路”成果清单中与航运业间接相关的项目很多,直接相关的有以下十九项:

  (一) 中国政府与巴基斯坦、东帝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政府签署的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包括蒙古国。

  (二) 中国政府部门与有关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海事组织等。

  (三)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希腊经济发展部签署《中希重点领域2017~2019年合作计划》。

  (四) 中国财政部与相关国家财政部共同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五)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等文件。

  (六)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巴基斯坦规划发展和改革部签署关于中巴经济走廊项下开展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和新建哈维连陆港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铁路局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铁道部签署关于实施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和哈维连陆港项目建设的框架协议。

  (七) 中国交通运输部与柬埔寨、巴基斯坦、缅甸等国有关部门签署“一带一路”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文件。

  (八) 中国进出口银行与缅甸仰光机场公司签署机场扩改建项目贷款协议,与肯尼亚财政部签署内陆集装箱港堆场项目贷款协议。

  (九) 中国政府与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斐济、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马尔代夫等国家政府签署经贸合作协议。

  (十) 中国政府与斯里兰卡政府签署关于促进投资与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十一) 中国商务部与60多个国家相关部门及国际组织共同发布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

  (十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马来西亚等国有关机构签署化工、冶金、石化等领域产能合作融资合作协议。

  (十二) 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

  (十三) 中国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初步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

  (十四) 中国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6家多边开发机构签署关于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十五) 中国财政部联合多边开发银行将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

  (十六)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专项贷款(10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专项贷款(10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专项贷款(500亿元等值人民币)。

  (十七) 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一带一路”专项贷款额度(10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额度(300亿元等值人民币)。

  (十八) 中国进出口银行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签署关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工业发展有关合作的联合声明。

  (十九)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正式成立。

  仅从以上直接与航运业相关的项目就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与航运业发展紧密相连,未来将给航运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是将重绘世界海运地图。纵观历史,重要的航线和运河的开通,如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都会对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演变起到重要影响。“一带一路”成果为世界海运地图的变更提供了契机,再加上北极航线通航条件的日益成熟、尼加拉瓜大运河的建设、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的改扩建和克拉地峡运河的拟建,都势必影响未来的世界海运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取得的成果将打破国际贸易网络的固有格局,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原本属于经济低洼区的中亚地区打开一条便利的贸易通道,打造出直接连起东亚与欧洲的贸易走廊,利用大陆桥铁路运输发展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同时减轻了海上运输的压力以及对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战略要道的依赖。再加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配合,南线的稳定发展,而北线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逐年加剧,北冰洋海冰逐渐消融,可以被视为另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极航线,其全面开发利用日益成为现实。

  日益紧张拥堵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已各自完成改扩建工程,并承担更大型船舶的航行需求和更大量船舶的通过任务。与此同时,在建的尼加拉瓜运河和拟建的克拉地峡运河为航运格局的变更带来了新动力。40万吨的大船,从委内瑞拉开往中国,经尼加拉瓜运河将比经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航行时间;而从上海到巴尔的摩,走尼加拉瓜运河航线要比苏伊士运河短4000公里,比绕过好望角短7500公里。这条中资公司建造、运营的新运河,一方面将打破巴拿马运河的垄断地位,使得两大洋间的运输更加通畅。更重要的是,这条运河可能会改变世界经济和航运格局,并可能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而拟建的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对于我国更是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如果可以通过亚洲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有效使用使得该项目得以实施,世界航运格局将被再一次打破。

  二是将助推航运业发展。“一带一路”是贸易之路,是经济发展之路。而航运是外贸经济的晴雨表,目前国际货物贸易运输中,有的国家75%以上是利用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有的国家海运占运量的90%以上。可以说,航运物流畅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丝路建设,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近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额度逐年提升,但也面临运输、物流“通而不畅”的困境。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沿线国家或地区航运基础设施落后,另一方面也与沿线国家或地区间缺乏合作、管理和有关标准不统一相关,这些问题均需通过大力发展航运、促进航运的合作予以解决。

  航运涉及内容广泛,包括与港口、船舶、货物相关的基础航运资源;为完成货物运输而提供的一系列船舶经营、船舶登记、入籍、保险、法律、中介代理、金融等在内的服务,以及航运信息、知识、决策、政策、规划等创新产品,这其中包含的业务均属航运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过程中,首先是实现“互联互通”而进行的港口、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

  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中国港口基建投资建设开始了新一轮热潮。按照成果清单的导向和规划,将重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口岸基础设施、陆水联运的建设,推进港口合作,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以及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等内容。这不仅将激活、扩大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贸易和合作,也将激励中国沿海地区的各大港口加紧建设,争取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新的国际航运中转中心。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也将全力打造与东盟地区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海运方面,会进一步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连起来;内河方面,澜沧江至湄公河河道将被打造成黄金水道。中国有着丰富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具有巨大的建设大港口的现实需求,与航运相联系的港口建设经营领域的优质企业有着建设和运营“走出去”的良好前景。

  而伴随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与港口布局的优化调整,航运业其他领域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影响了整个相关物流链、产业链。“一带一路”倡议会促进航运需求的增长,也给航运企业转型提供了机会。对于航运企业而言,承担的是物流运输中关键一环——从港口到港口的货物运输;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承担着货物从发货人到收货人之间的全程运输组织;对于贸易商而言,根据市场需要订购产品并销售给需求者;对于投资人而言,可以投资开发资源,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也可以投资经营物流、海运和贸易。在“一带一路”合作中,航运企业可以在运输需求增长中壮大自己,也可以变身为物流企业而拉长价值链,还可以延伸至贸易环节,甚至从事投资。
     
  “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及成果清单,使航运业展现出新的格局,涉及到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提升和完善,航运业随着其建立相关配套的制度和布局,很有可能在未来出现新的主干航线。而自贸园区或港区建设又是我国推动经济走廊建设的另一重要手段,并逐步构建起了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利用好自由贸易园(港)区这一合作平台,着力消除现有开放领域中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壁垒,将会给我国航运业及航运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将撬动万亿资金出海。港航不分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直接影响到航运企业的运输效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参差不齐,存在运输瓶颈与通道短板,尤其是对于载箱量不大的船所从事的钟摆式航线而言,在沿途港口都必须进行挂靠,一旦在某一港口发生滞港,则对后续运输都将造成延误。据统计,各个区域内均存在物流绩效较低的国家,东南亚的缅甸和柬埔寨,南亚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西亚的也门、叙利亚等,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而非洲港口的效率更是普遍较低。这些港口效率直接影响中国航运企业走出去的成效。“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结合将带动万亿资金出海,改变部分国家港口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为我国航运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上述直接与航运业相关的成果清单中的第十二项到第十九项,与资金出海和“一带一路”融资密切相关,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起的融资平台,不仅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更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全面升级甚至从无到有的发展机会。对我国航运企业来说,无疑将提升企业与周边国家乃至欧美地区部分国家航运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对外贸易联系强度。国家间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有效合作的基础,尤其对基础设施建设有较高要求和较大依赖的航运企业,完备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因此,成果清单中的相关融资项目不仅有利于我国航运企业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企业向开放包容的模式转化,同时,对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增加资金流通性也将有所助益。

来源:航运业